-
- 医院新闻
-
- 让我们的形象更美好
-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13-03-26 00:00:00 点击次数:185
-
饭桌上,一朋友称赞80后、90后这一代年轻人,普遍长得帅气漂亮、阳光自信,认为中国人的形象,在今天达到了历史上最美好的阶段。于是引发大家对中国人形象这一话题的一番热议。
说来话长。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由于生产水平底下,物质匮乏,劳动人民长期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贫穷生活,很多人身体发育不良,体质羸弱,再加上没有文化,日子艰难,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所以常常呈现出一脸的麻木、愚钝和无望,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人物“闰土”就是旧时代中国农民的一个典型。当然,中国古代也有风度高秀、气质优雅的人。这些人多属于贵族阶层,他们家境优渥,受过良好教育,个性获得较充分发展,因而呈现出一种良好的气度修养和形象魅力,但这种人为数不多。最广大的农民则普遍赤贫,面黄肌瘦,衣衫褴褛,根本谈不上有良好的形象气质。所以,当1840年国门被打开,国人的形象暴露在世界面前的时候,很为人家瞧不起。那时候,在西方列强眼中,中国贫穷落后,华人身材瘦小,目光迟滞,背上拖着个“猪尾巴”般的发辫子,既萎缩又丑陋,所以蔑称我们是“东亚病夫”。想起这段历史,中国人就感到汗颜和屈辱。
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标志着中国开始步入现代化的进程。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先进文化、先进理念成为时代潮流,国人的知识眼界顿开,形象也随之改变。一大批仁人志士,怀着救亡图存、改变祖国落后面貌的爱国热情,剪掉辫子,换上西装,远渡重洋,去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这一批优秀分子,多出身贵族之家,既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又得到西方先进理念的洗礼,他们的理想被激发,智慧被开启,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因为他们胸怀崇高的理想,具备卓越的才华以及世界的眼光,所以从他们的外貌形象中,你能感受到时代精英的那种特有的英气与魅力。鲁迅、胡适、梅贻琦、蒋梦麟、钱钟书、杨绛、梁思成、林徽因、徐志摩、傅雷、巴金、冰心、林语堂、梁实秋、钱学森、李政道、杨振宁、郭沫若等等,就是这批精英人士的代表。由于受特定时代文化氛围的影响,三、四十年代高等学府里青年学生,形象气质也大都不凡,都给人一种英气勃勃而又文气儒雅的感觉。见过西南联大时期一张学生的毕业照,照片上的师生个个显得英气逼人,风流儒雅,充满精气神,他们堪称是我们民族历史上最美好的形象代表。
1949年之后,由于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是工农政权,于是工人、农民、解放军成为了时代形象的代表。传统的知识分子阶层被视为旧时代的势力代表,被彻底否定和重新改造,传统的形象审美观被颠覆,消灭个性差异、消除性别差异、艰苦朴素、越穷越光荣成为时代风尚。人们不仅思想一致,步调一致,穿扮也一致。如果有人在着装或个人形象上讲究点个性,立即会被视为是资产阶级生活作风而遭到打压或扼杀。据说60年代推崇工人阶级,于是全社会流行“工人装”——一种深蓝色的“劳动布”服装;70年代推崇解放军,于是全民都穿黄军装,背黄挎包,戴黄军帽。那是一个个性完全被消解了的时代,全国人民一个摸样。在这样的时代,以个性为内核的形象气质之美,自然无从谈起!
新时期改革的春风带来了思想大解放和经济大复兴。社会的富裕和进步首先在人们的脸上和服饰得到生动展现。80年代初一部电影《街上流行红裙子》让人们眼前一亮:女孩子原来可以穿扮得这么漂亮!从此,中国人开启了重塑自我形象和民族形象的崭新历史阶段。
我国30余年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的极大丰富,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国家教育条件的巨大改善,使年轻一代的生活条件、教育水准都获得了巨大提升,80后、90后就是在这样优越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不仅身体健康,而且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所以这一代青年,男孩个个帅气,女孩个个漂亮,阳光自信,形神兼美。据统计,我国30年来培养的大学生逾2000万,留学生200余万,在读大学生亦有2000万,在读留学生约60余万。他们已经成为我们社会的主体,他们的良好形象代表了当今中国人的形象。
人的形象由外在形貌和内在精神气质两方面构成。外在形貌包括人的形体及五官长相,它主要取定于先天遗传、后天的营养发育以及适当的运动锻炼;内在精神气质则指一个人内在涵养或修养的外在体现。要使自己的形象气质变得更美好,必须内外兼修,重点是内在修养。我们要志存高远,以坚定我们人生的航向;我们要“读万卷书”,用真善美构建我们精神的家园;我们要“行万里路”,用实践真知和自然美景壮阔我们的胸怀;我们更要拥有博爱的胸怀,用爱心去拥抱整个世界,拥抱全人类。这样,我们自然就会成为最美丽、最可爱、也是最幸福的人。
上一篇:密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下一篇:换我做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