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医院新闻
-
- 药王孙思邈(连载十一)
-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12-04-10 00:00:00 点击次数:111
-
县城里挤满了从各乡里来的人。连京兆所属的其他县,也有不少人赶来凑热闹、鸣不平,看看官府和朝廷是如何处理孙思邈这一案件的。
茶馆里的人纷纷评论说:“孙思邈是好样的,他不畏高官,不图当官,不攀高枝,身上充满着浩然正气!”
“医生的本职是治病,跟当官的混到一起是不伦不类的,孙思邈这样做维护了医生的尊严!”
“孙思邈是我们华原人的骄傲,他不畏权势,不贪禄位,不弃贫贱,其品质高尚啊!”
官衙里有的人却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孙思邈是个傻瓜、笨蛋,放着大官不当,放着乘龙快婿不做,甘心当个土郎中,娶个村女、了此终生,有什么意思!”
“他抗旨不遵,连皇帝的话也不听,该杀,该剐!”
下午,张家湾的张含庆、陆氏带着女儿张颖来到了县城。穿过熙熙攘攘的人流,来到了华原县衙。在人们的指点下,击鼓求见县官。
听到鼓声,县官张时正结束和钦差的谈话,换装升堂。他还算一位清正的官员,在民众中的口碑尚好。张时正一升堂,待众吏和三班衙役站定,他问道:“你们是何人?击鼓要鸣何冤?”
“我们要为今日被抓的孙思邈鸣冤。”
“啊!”
不仅坐在堂上的张时正提起了精神,就连堂下的众多百姓,一听说要替孙思邈鸣冤,很快,堂下被围得水泄不通。
“你等叫什么名字?”
“我叫张含庆、老伴陆氏、女儿张颖。”
“家系何方人士?”
“城西张家湾。”
“你等和孙思邈是何关系?”
“我和孙思邈是师生关系,我女儿和孙思邈心心相映,愿结为连理。两家对这桩婚事都没什么意见,已过了定物,未料到却给思邈家带来了祸端。今日俺全家来投案是为思邈脱罪的。”
“那个就是张颖?”
“正是小女。”
“张颖,抬起头来。”
“是,大人。”
张时正从大堂上看那张颖,正值妙龄年华,修长的身材,灿若桃花的脸庞,一道弯眉高挑,露出了无限秀气。二片嘴唇红润,端的是楚楚动人。他心中暗叹道:“虽是小家碧玉,倒也有天姿国色,怪不得孙思邈热恋着这女子。作为华原的父母官,我当为华原人说话办事,应成全了他们的婚事才是。”
想到这里,张时正说道:
“张颖,说说你对孙思邈这事的看法。”
“我和孙思邈,自小就认识,情亲若兄妹,他回乡行医后,俺俩又多次接触,逐渐生了恋意,他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他,欲结为连理,永不变心。可是……”
“可是什么?”
“皇帝若硬要拆散弯眉这对有情人,我认了生不逢时、命该如此的厄运。今天当着大老爷的面,我愿意推掉这门亲事,来保全孙思邈的性命。或者我陪孙思邈进京,生死在一起。”
“什么,你再说一遍?”
“退掉婚事,保全孙思邈之命”
“若是保不着呢?”
“我情愿为他死,洗清他的冤枉。”
“你想的容易,皇命难违呀。”
张时正正为这女子的刚烈感到钦佩,但他都不愿和无权处理此事。堂下的群众听罢张颖的一席话,纷纷议论起来:
“这真是一个刚烈女子呀,义存千秋。”
“钦差硬是要拆散这门婚事,太不讲道理!”
“孙思邈不攀高枝是有道理的。”
“抓了孙思邈,民心是不服的。”
人群中甚至有人呼喊起来:“孙思邈无罪,赶快放了他!”
“官府不能拆散孙、张的婚事!”
张时正是个精明的官员,他知道当今皇上隋文帝是个贤君,办事公允,他爱才用材之心是可以理解的,但让别人屈从于婚姻,就显得不明智了,可自己也不能说皇帝的不对,对钦差也不能得罪,只能尽力的劝说。华原城来了数万民众,是股不安定因素。如何来安抚城内这乱糟糟的局面,严防民众发生骚乱,是他这个当县官的职责,治安稍有疏漏,他这个当县官的就有掉脑袋的可能。
张时正吩咐退堂,把张含庆一家安置在衙内歇息,待问明情况后再予结案。其用意也是保护这家人的安全。
围观的民众围在大堂下,久久不愿离去。
张时正来到后堂,把审理张颖之事对钦差简单禀报后说道:
“大人,这件事越来越复杂了。”
“贵县请讲。”
“城里城外涌来了近十万人,高呼着朝廷无理,不该拆散孙思邈和张颖的婚姻。”
“他们是想造反不成?”
“造反的迹象尚未显露,但民心宜抚不宜压呀,倘若酿成动乱,你我都吃不消呀。”
“怕他作甚,杀掉一批人就是。”
“大人,你站在县衙高处看看,此时把孙思邈带走赴京处置,恐怕走不到城外,而且怕有危险呀。”
钦差站在车后一看,城里的大小街道都挤满了人,高呼着要“放掉孙思邈,给他一个清白”;“放掉张颖,成全孙、张的婚事”。
钦差倒吸一个冷气说道:“贵县有什么办法处置此事?”
“依我之见,派快马星夜进京禀报,请朝廷妥善处理此事。”
“好吧。”
一将领奉命回京禀明此事去了。
(未完待续)
上一篇:冬之感想
下一篇:我院进行病历书写质量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