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医院新闻
-
- 【温暖你 照亮我】疗愈产后的痛,缝补婚姻的暖
-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7-17 08:02:23 点击次数:118
-
【温暖你 照亮我】第八期由医院妇产科护士齐晓晓讲述她与一对新手宝妈宝爸之间的温暖故事。新生命的降临,既带来了甜蜜与幸福,也可能掀起生活的风暴。而一句理解的话语,一次及时且专业的疗愈,往往能成为穿透阴霾的光……
在妇产科的走廊里,我们听过无数新生命降临人间的啼哭,也见证了众多母亲穿越生育风暴的艰辛跋涉。她们不仅要承受身体的伤痛,还要适应身份的转变,而这一过程中,婚姻关系也可能面临考验。疗愈产后的痛 缝补婚姻的暖
一天晚上我值班,一阵呜呜的哭声从月子病房的门缝里挤了出来,打破了走廊的宁静。我心里一紧,赶紧推门进去,只见产妇小静正蜷缩在床上掉眼泪,她的老公杨哥垂头丧气地坐在床尾,月嫂大姐则抱着宝宝,一脸不知所措。工作中的齐晓晓护士
“咋啦这是?” 我快步走到小静跟前询问。见她只顾着淌眼泪不说话,月嫂连忙上前解释:“孩子爸爸不小心踩到她的脚趾,流血了,一个让道歉一个不愿意,为这吵吵起来了……” 或许是感受到了房间里紧张的气氛,月嫂怀里的宝宝也开始哼哼唧唧,像是要加入这场纷争。
“哪只脚受伤了?快让我看看。” 小静坐起来,向我哭诉:“他一整天在外面忙,到晚上才露个面,结果一见面就踩了我一脚……” 这个年仅 22 岁的宝妈,远嫁到南阳,身边没有亲人,此刻见我关心她,仿佛看到了娘家人一般,哭得更加伤心了,似乎要把积攒已久的委屈全都倒出来。我一边轻声安慰她,一边帮她处理受伤的脚趾。
安抚好小静后,我把她老公杨哥拉到走廊里劝解:“哥,你看小静刚生完孩子,产后激素水平波动大,一点小事都可能让她情绪爆发。” 我看杨哥因为懊恼,眉头紧锁,继续说道:“哥,其实小静心里是很心疼你的,虽然有月嫂帮忙照顾宝宝,但她毕竟是远嫁而来,身边没有亲人,肯定特别希望你能多陪陪她。白天你在外面忙,她自己在病房里,很期待你下班之后能来看看她和孩子。” 杨哥是在集贸市场做搬运工的,平时不善言辞,听完我的话,沉默片刻,扭头回到病房里,跟小静道歉和好。晓晓护士带产妇去骨科检查就诊
为了让小静能更好地恢复,我们医护人员约定,下班后轮流去陪她聊聊天。医生查房发现她产后恶露不净,我们立刻联系了超声室到病房给她做检查,还为她安排了中药封包热敷。听她说腰一直疼,我担心她有其他问题,直接带着她去骨科找主任检查……
日子在琐碎的护理和小心翼翼的调解中流过。小静出院时,身体恢复的很好,小两口之间的关系也缓和了许多,眉眼间渐渐有了晴天的暖意。因为在月子里建立的信任,小静的产后修复依然选择在我们科进行。
那天下午,小静在里面做盆底康复,杨哥推着婴儿车在休息区等待。看见我,他像抓到了救命的浮木,把婴儿车朝我这边一推,竹筒倒豆子般诉苦:小静嫌他换尿布笨手笨脚,冲奶粉嫌他先放奶粉再放水……两人常常为了这些小事拌嘴。
我顺手接过婴儿车,轻轻摇晃着,车里的小家伙在温暖的颠簸中睡得正香。“哥,你别往心里去。月嫂一走,你们俩都是新手,肯定会手忙脚乱的。小静现在不光身体累,心理压力也特别大,总担心自己照顾不好孩子。那些埋怨,其实是因为‘妈妈’这个新身份让她有点喘不过气了,你多多理解,多搭把手,帮她分担一些,她的情绪肯定会好很多的。” 杨哥怔怔地看着婴儿车里安睡的儿子,脸上紧绷的棱角一点点软化了。小静夫妇给晓晓护士送来锦旗
这样的开解,在小静整个产后康复周期里几乎从未间断。从月子病房到产后修复室的那段路,虽然不长,但我们却一起走了很久,见证着他们小两口关系的逐渐缓和。
最后一次治疗结束那天,小静和杨哥抱着孩子,把一面鲜红的锦旗塞进我怀里。锦旗展开的瞬间,金线绣的 “用心照护、尽心尽责” 八个字灼灼生辉。
抱着这面沉甸甸的锦旗,我心里感慨万千,仿佛抱着一个既脆弱又坚韧的新生世界。在妇产科工作的这几年,我见过太多像小静这样的妈妈。她们在阵痛中勇敢地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却在产后被琐碎的日常打磨得慌乱无措。
作为医护人员,我们不仅要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疗愈她们身体上的创伤,更要用真诚和理解去抚慰她们心理上的不安。就像楼道里那盏彻夜亮着的护士站的灯,我们守着的,不只是产房的门,更是无数个家庭在黎明前的那束微光,温暖着他们,也照亮着我们自己。
栏目介绍
【温暖你 照亮我】医学人文系列故事,将以医护人员的亲身视角,为您呈现医院里那些鲜为人知却充满爱与希望的故事。在这里,您会看到患者与病魔顽强抗争的坚韧,感受到医护团队无微不至的关怀,体悟到医患之间纯粹的情感联系。我们希望借由这些故事,让抽象的叙事医学和医学人文变得鲜活可感,引领大家走进一个充满温情的医疗世界,见证生命的顽强与人性的光辉,期待与您相约,一同感知医学背后的人文温度。
上一篇:服务百姓 健康行动——第二十站 盆窑站
下一篇:我院特邀北大王岳教授以医学人文破解医患难题